|
2019年 第12期时间:2019-12-20 传媒大讲坛 中国故事短视频对外传播叙事策略—Facebook平台CGTN“一带一路”主题短视频分析 /杨 凯 聂国娜 出版行业IP开发的审美考量与产业构建 /黄媛媛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思路—校园广告生态系统构建与运作 /谭伯勋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VI设计与传播策略共语 /刘家全 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发展探究 /华颖臻 短视频平台变现转型的路径探析—以“一条”APP 为例 /张海悦 江 凌 微信朋友圈行为动机研究 /潘翌旦 传媒与法 新闻因素理论视角下网民跟帖的态度倾向—以《进城农民工居所》报道为例 /周 敏 论财新网“数字说”的环境新闻叙事创新 /邓天白 马赛克理论下的信息获取与政府信息公开探讨 /方 草 《人民日报》社论的制度性研究 /李雪佳 “中美主播约辩”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江小轩 关 梅 组织传播 基于5W模型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研究—以19所美术高等院校为例 /蔡宇超 唐依依 “量”“致”兼顾—增强中国媒体海外网络传播力 /张 鑫 程 景 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国家新形象的塑造 /黄钰凌 周铁城 微传播视阈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李 聪 自然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以大阪地震信息的推特传播为例 /丁 琪 媒介批评 网络娱乐新闻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矫正—基于对广州大学城“00后”大学生的调研 /王 喆 李雪如 钟光红 赋权与失范:网络口碑营销伦理困境 /陈思凡 刘西平 微信语义传播障碍及策略 /南力瑛 鄙视链的生产—从社会认同到“想象的共同体” /钟 雪 传媒调查报告 创新扩散视角下银发族对短视频的使用行为研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 /何燚宁 两会Vlog的应用与传播策略 /熊 玲 “后真相”时代下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编辑策略—基于“成都七中食品安全事件”阅读量前100篇文章的分析 /张 潜 吕梦雪 “沙海老兵”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裴先祺 吾木提·沙玛勒 场景视阈下微信小程序用户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 /林紫霞 重识“新兴艺术策源地”—以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为例 /徐 亮 陈丽君 媒介经营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新策略—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例 /张天娇 意大利出版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姝哲 黄孝章 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期刊发展历程与展望 /朱文佩 新媒体时代企业报的生存与发展探究 /胡如月 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以“芒果TV”为例 /何蕊雯 地市级纸媒融合转型中的“内破”与“外化”—以政务新媒体APP“报晓风”为例 /李 海 广播影视评论 优秀电影中影视人物的形象构建—以《末代皇帝》《霸王别姬》《茶馆》和《舞厅》为例 /吴 江 基于三重人格理论对《血观音》的解读 /易慕华 青春题材类影片叙事研究—以《最好的我们》影片为例 /张妍 从张爱玲到许鞍华—谈文学作品《半生缘》的电影改编 /鲁 淼 文化生产:消费模式下公安影视作品创作的途径 /王薏菡 浅析动画《哪吒闹海》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李 根 孔得兵 《健康之路》节目的叙事策略解析 /魏小津 传媒实务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科技期刊定向约稿 /杨 弘 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专业化成长 /黄 斐 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节目制作流程解析和优化 /李 睿 新媒体文案岗位职责及职业能力素养的提升 /谭威威 时间词“最近”在科技论文中的使用 /陈丽萍 浅析影视作品中场景的语义符号作用 /欧 芩 多屏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新样貌 /李悦悦 文化传播与教育 相声艺术的文化传播功能—以“陕西相声”为例 /李鑫玉 20世纪80年代后古筝演奏家创作作品述评 /许慧琳 都市题材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情感体现 /张瀚文 探讨艺术作品中个人情感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我曾为何物?》展览为例 /郑亦奇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 /韩敬文 媒介融合格局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刘 畅 上一篇2020年 第1期下一篇2019年 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