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将科研成果书稿交给出版社,经过一系列编辑加工最终得以成功出版的这一过程,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专著的“最后一公里”,做好这部分工作,对提升学术专著质量、更好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出版社和编辑人员的角度入手,围绕如何发现并获得科研成果、如何准确评估书稿、编辑书稿,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打磨成学术专著三个部分展开论述,旨在梳理科研成果的出版流程、常见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科研成果;学术专著;成果转化;传播;出版
科研,是学术研究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申报科研项目,是他们获得经费支持、更顺利地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科研项目的成功立项,只是科研工作的开始,科研工作者们还面临着完成既定科研目标,并按照项目要求呈现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学术专著出版的甲乙双方———作者和出版者,从事的都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事业,能够让有价值的内容经过双方共同的筛选、研究和加工处理,成为合格的学术出版物,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这也是学术出版活动的社会价值所在。因此,了解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专著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学术出版工作,实现学术专著的社会价值,是学术专著出版人的共同目标。“最后一公里”,指的是科研成果从纳入出版社的选题规划,到学术专著出版面世的这个阶段。明确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及注意事项,对科研工作者及出版社双方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梳理明晰如何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学术专著,以及在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专著,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一、如何获得科研成果
以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为例(不完全统计),这两类资助共计有1万余个立项,此外,每个省级行政区、各地市、学校也有很多科研项目,然而,这些科研成果得以转化为学术专著公开出版的只是极少数。据相关统计显示,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数量在全年出版图书数量和经济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均不到10%。比如,2013年,全国图书出版已突破37万种,2014年全国学术图书出版仅有16799种,分布于全国429家学术出版机构。据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12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86家出版社,含副牌社24家[1]。也就是说,全国70%以上的出版社都涉足学术出版,但学术出版的规模和范围极小,这体现出主观出版意愿和客观出版现状两方面的问题。
(一)关注科研立项,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全国每年有很多科研成果诞生,出版社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渠道获取科研信息,锁定科研成果。在网络普及的现代社会,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评审结果都会在网络上进行公示,多关注这些项目主管单位的官方网站和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此外,通过行业相关会议也可以了解到科研项目的动态。出版社要综合评估科研成果的出版价值,不能仅凭科研项目的标题去分辨科研成果是应景之作,还是学术需求。此外,出版社还要对作者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遇到科研成果是由一位学者研究出来的情况,要确认好其在科研项目中实际的分工和成果,这对出版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确认好科研成果后,出版社还要做好作者工作。要物色合适的作者,对作者进行学术能力、写作能力的评估,对作者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敏锐度进行考察。(二)锁定科研成果,与目标作者建立联系
联系作者的前提是出版社已经锁定了科研成果,并对目标作者做了相关调研,是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出版社通过与作者的直接交流,能够听取较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再次确认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出版价值;另一方面,作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出版社的出版要求和想要实现的社会价值。
(三)追踪落实,拿到书稿
进入创作阶段后,出版社要持续追踪科研成果,并与作者保持联系。在创作阶段,出版社要充分做好作者的服务工作,比如,在确保科学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按照作者要求,完善和修改书稿的策划方案、大纲、主题等;调动各方资源,为作者撰写书稿提供数据支撑、人力支援等等。在这一阶段,出版社和作者是互相成就、互利合作的关系,也是学术著作得以顺利出版以及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二、准确评估书稿内容
学术专著的“审稿”,不同于期刊论文的“审稿”,而是要对书稿内容进行整体性评估,判断其是否达到了相关出版要求、内容是否完整、充分,数据是否翔实、准确,是否具有出版价值。此时若发现较为严重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作者,协助作者修改完善书稿内容。
(一)是否存在意识形态问题
首先,浏览目录、全书,判断其是否涉及国家机密或其他敏感问题。学术无禁区,但学术成果公开出版是有限制的,涉密内容坚决不能出版。如果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作者说明情况并修改书稿内容。其次,检查书稿内容是否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导向问题。大多数学术专著会在自序、前言、结语、章节开头或结尾处阐明主题、观点,因此,出版社应重点检查这些内容。一旦发现有上述问题,应果断联系作者修改,问题特别严重的,甚至需要重新撰写书稿内容。
(二)判断书稿内容是否具备出版价值
若书稿不存在涉密、政治导向或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就要评估书稿是否具有出版价值和其他社会价值。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负责人会在确定选题时就设定好科研目标;立项或结项时,会得到专家鉴定评审意见。出版社应妥善利用项目申报书、结项书、专家鉴定评审意见等材料,对科研成果和书稿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预判其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的科研目标和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科研成果的价值。(三)检查、修改、完善书稿内容
必要时,出版社还可以再次邀请相关专家对书稿内容进行审读、评价,根据专家的二次评审意见,与作者积极沟通,对书稿内容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这个阶段,出版社要协助作者做好查漏补缺、提供数据、提出修改意见等服务工作。(四)是否符合所属项目的体例要求
一些提供资助的科研项目对书稿内容有体例要求,比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等,受此类项目资助的书稿应符合相关要求。此外,作者应充分了解出版社的要求和目标,有针对性地撰写书稿内容,自行处理部分问题,缩减创作时间,提高创作效率,使书稿能够更快地进入出版流程,早日面世。下面列举几项作者在提交书稿之前能够自行处理的问题。三、如何将科研成果打磨成学术专著
按照要求反复修改后的书稿要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如果稿件不能达到“齐、清、定”,则会影响书稿的出版进度和质量。达到“齐、清、定”的相关要求后,出版流程就进入了“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就是要对书稿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审读,对错字、别字、语句、图表、格式等细节进行处理,并再次审读是否存在政治导向问题。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出版社需实行“三审”责任制度,即对稿件进行初审、复审和终审三次审阅,缺一不可,且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2]。三次审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审稿过程中不能互相依赖,不仅要始终把政治性、政策性、意识形态等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还要重点检查稿件的科学性和知识性,确保书稿内容的体例、文字表述等符合项目要求和学术专著的出版规范。在交付书稿阶段,作者应转向技术层面,重点检视以下内容,确保书稿遵循通行的学术规范:2.行文前后要一致。鉴于学术专著的强专业性,一般会有较多的翻译、专业术语、外文词条,等等,这些词条或句子在首次出现时,就要标明“又作/又译/一作××”等等注释,以免造成行文混乱。4.引用字句要查询原始文献,尽量避免转引,防止以讹传讹。5.直接引文的出处应注明版本、页码等信息。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不宜简化处理,即便是经典古籍,也有版本差异,必须核对原文,表明引自哪个版本。学术专著的标准远不止于此,作者要多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要求,撰写出符合规范的书稿内容;编辑要勤于查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 况 [EB/OL].https://www.nppa.gov.cn/nppa/ channels/764.shtml,2021-12-16.
[2] 国家新闻出版署.图书质量保障体系[EB/OL]. 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0/24246.shtml,199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