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 1672-8122 

国内刊号:CN 61-1430/G

首页 >>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 曾艳 刘敏 刘迪昱 | 融合发展时代数字教材出版探析
详细内容

曾艳 刘敏 刘迪昱 | 融合发展时代数字教材出版探析

融合发展时代数字教材出版探析

曾艳 刘敏 刘迪昱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出版融合发展政策推动下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现状,聚焦教育出版领域数字教材这一特殊产品形态,在深入研究数字教材阶段性、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教材出版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整体设计、内容的合理编排、呈现方式的恰当选择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规范制作,旨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构建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多业态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融合发展;数字教材;出版探析

一、出版融合推动数字教材出版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进一步升级,各领域纷纷加大政策引导,推进互联网技术与行业发展的融合升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了“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引导开展探索新模式、开发新产品、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活动。出版企业作为教育产品的重要提供商,在保障教材、配套教辅和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融合发展趋势下,出版企业应积极探索,推出更多适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产品。

(一)政策推动下的出版融合发展态势良好

2015年,《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了融合发展战略。该意见指出,在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方面,出版企业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在融合政策的助推下,众多出版机构加大了数字化转型的力度,依托各自多年积累的丰富出版资源,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一是通过对纸质版图书进行数字化转换(电子书),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移动阅读学习资源;二是为品牌产品的二次开发提供了音视频、题库、素材资源等出版增值服务;三是积极研发交互式数字课程、立体化教材、互动平台等融合出版项目,大力拓展在线教育和知识服务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多样的融合出版实践,出版机构逐渐突破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理念,寻找到了适合自身转型发展的融合出版路径。

(二)融合发展助推数字教材出版

2017年,《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指出:支持出版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大胆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在丰富产品形态、改进服务模式和深化跨界融合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在政策的引导下,出版企业应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道路,在深耕内容品牌的同时,探索新一代智能技术条件下的数字产品出版路径。

新一代媒体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出现了平台建设、APP应用、数据库、立体化教材、专题出版项目等数字出版成果,这些数字出版精品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创新突出、双效俱佳,产品形态丰富,服务模式多元,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数字化学习需求。

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教育出版领域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出版企业推出了大量优质的数字教育产品,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此外,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数字化学习所带来的便利和高效,一方面,人们的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基于在线课程、网络视频、手机APP等资源的主题探究式学习,这些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字教材资源;另一方面,技术提供商、教育机构、出版企业等各类主体纷纷紧跟市场需求,推出各类平台产品、APP等多模态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和服务。在政策和市场的助推下,出版行业的边界被打破,出版融合发展的进程不断深化,使得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路径逐步多元,产品体系日趋完备。

随着数字教材出版实践的多样化发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出版二维码技术应用要求》《复合数字教材制作质量要求》相继启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促进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教材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数字教材出版发展概况

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出版机构致力于研发适合人们阅读学习习惯的数字产品。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出版物成为一种紧跟时代的、容易获取的、让人易学喜用的产品。在教育出版领域,国家部委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以及地方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在技术更迭中不断开发适合数字时代教学需求的教材教辅产品,使得数字教育产品日益丰富。

(一)数字教材的阶段性发展

随着媒体技术和阅读终端的融合应用,数字教材作为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产品形态,其功能逐渐得以拓展,形态逐渐多样,发展也逐渐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从早期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到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数字教材从1.0阶段发展到4.0阶段,逐渐出现了电子音像教材、PDF静态数字教材(电子书)、多媒体互动教材(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立体化教材(融合了图文、动画视频、网络互动、数据库等多种资源和功能)等不同形式的数字教材。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的进程中,融入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支持的4.0数字教材,为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撑。4.0数字教材是针对信息化环境中教与学的新需求,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融纸质教材内容、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应用数据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它既是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的典型产品形态,也是教育出版机构从传统教材出版商转型教育服务商过程中的可行路径。因此,出版企业只有持续深耕优质教育内容,完善数字教育生产流程,对教育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数字教育产品的全媒体化、网络化和移动化,推出紧跟教育教学实践需求的数字教育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出版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持续发展。

(二)数字教材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发展

教材研发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教育教学和传媒等领域的教育者、学者以及相关行业人员从各自关注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出现了以“交互式数字教材”“教材立体化出版”“新型立体教材”“立体化教材”“数字出版”“新形态教材”等为关键词的诸多研究。在这些丰富多样的研究实践中,数字教材的产品形态也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比如,自2019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中涉及到教材的产品形态,就印证了数字教材的多样化。

本文主要从产品应用的场景来考量,将支持教学开展的产品列入数字教材来进行归类说明,一方面体现了数字教材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丰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展现了数字教材广泛的功能外延,这两方面都旨在表达数字教材的丰富内涵。在诸多研究实践和数字精品中,数字教材主要是以有声书、学习平台、一体化教材、数据库、APP类、AR类等形态呈现。具体来说,平台类的有“‘悦读中医’知识服务平台”等;有声读物类的有“中国诗词小课”“‘爱听外语’有声移动学习系统”等;数据库类的有“中国医学教育题库”“中国审判案例数据库”等;AR类的有“学生专用AR地球仪(初中版)”“‘轨道在线’AR数字教育平台”等;APP类的有“国家通用手语系列APP”“洪恩识字”“民法通APP”;一体化类的有“凤凰数字教材”“人教数字教材”“人大出版社的经典教材《西方经济学》”等,这些数字精品充分展现了当前我国数字教育出版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总体来说,这些多样化的数字教材呈现出富媒体化特征,同时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具备交互性、立体性、开放性的数字教育资源。数字教材整合了知识、工具、服务、平台、终端设备等要素,既满足了人们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也给教师提拱了更多教材选择。

三、数字教材出版的关键

数字教材不仅要具备优质的内容,还要注重实用功能及工具属性。因此,出版单位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激励机制、积极转型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资源的研发、制作、分发、运用。此外,还应重点强化内容资源优势,加强数字教材的整体设计,合理编排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多样化教学场景。

(一)产品的整体设计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革新的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材设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研发一体化的教学系统;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教学对象、表现形式等不同层面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还要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整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与学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总体来说,数字教材建设要建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产品定位,设计合理的产品架构和开发路径,并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统筹安排建设进度,保障数字教材产品的开发进程。

(二)内容的合理编排

数字教材在考虑内容系统性和跨学科融合的同时,也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比如,要通过图、文、声、像以及网络交互,对教材内容进行富媒体化的表现和交互性的结构设计,一方面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教材的内容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调动多维感官进行富有趣味的知识探索。因此,在进行数字教材内容设计开发时,需要学科教师、课程专家、策划编辑及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基于整体设计方案,围绕产品设计功能,由专业团队共同对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创意设计、制作脚本等方面进行把控,确保教材内容编排设计的科学性、新颖性,使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

(三)呈现方式的恰当选择

数字教材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集知识、内容、列表、音视频、试题库、专题讲解、教案素材等资源于一体,同时具有拓展阅读、智能组卷、在线测试及答疑等功能的内容。此外,数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应依据整体设计和内容编排要求,选择适合的媒体技术呈现出来。

(四)采用合适的技术规范制作

数字教材应充分考虑使用的兼容性和共享性,保证数字教材实现开放的跨平台应用。在数字教材研发过程中,出版单位不仅要提供适合课程内容的认知工具,尽可能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教材的研发中,为使用者提供学情分析、自适应学习等功能服务,也要拓展数字教材的使用功能和场景,为数字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因此,数字教材在制作技术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内容编排的呈现要求,也要满足各类终端设备的通用性,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内容阅读搜索、精准推送等数字化学习服务。四、结语课程教材作为教学知识的系统组织,在知识传播、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教材作为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品形态,具备智能化、立体化、情境化等特征,实现了新技术与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在智能时代,出版企业应大力开发新型数字化特色课程。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方式,以慕课、微课、移动学习、“翻转课堂”为标志的“数字海啸”强烈冲击着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教育部在2022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数字教材建设和管理。因此,在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出版单位应创新教材形态,打造立体化教材体系和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数字教材的功能,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支撑服务。


24小时服务热线:029-81298560 029-81298610
更多

陕西今传媒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微信公众号

扫码订阅  今传媒

http://www.masscm.com

COPYRIGTT  2014-2025,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