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冬 宋庆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路径探讨——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路径探讨——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 张晓冬 宋庆国 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 摘要: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本文归纳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并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在分析学报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特色领域挖掘、办刊队伍建设、创新论坛发展、特色选题策划、新媒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期刊建设路径,旨在为其他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 关键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路径;《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一、引言 科技期刊是普及科学技术、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科技期刊对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科技发展规律的新论断、新理念和新要求。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重要指示的指导下,2019年8月16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落实《意见》,2019年以来,中国科协联合各学科领域学会试点发布《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旨在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快速、高效发展。2022年11月9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科技人才评价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导向,鼓励科研人员把高质量论文更多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的发布,对于引导科技工作者将更多优秀成果发表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办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学者在优秀的平台展示先进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为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期刊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这个契机,有效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期刊与优势学科的协同发展,开拓学科领域内多元发展的创新路径,是科技期刊工作者亟需探讨的课题。科技期刊发展水平各有不同,期刊建设路径也不尽相同。笔者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深入分析期刊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探讨期刊建设路径,旨在促进科技期刊繁荣发展。 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 (一)学术声誉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这是由其长期积累的学术影响力所决定的。学术声誉是指期刊受学术界的认可和赞誉程度,反映了期刊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和贡献。具有高学术声誉的期刊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历史悠久:一流科技期刊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这些历史积淀为它们赢得声望、信任和广泛认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学术影响力:一流科技期刊通常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引用率,其刊载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被广泛关注,期刊影响因子比较高。 3.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由资深的学术专家和编辑组成,主要负责审核论文的质量、内容和形式,保证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标准。 (二)学科范围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通常涵盖某个或多个学科领域,具有严格的主题限制和论文发表要求。学科范围是指期刊所涵盖的学科领域范围,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具有广泛学科范围的期刊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多学科涵盖:一流科技期刊通常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例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读者需求。 2.学科深度:一流科技期刊在涵盖多学科的同时也具有专业化的深度,以保证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学科前沿:一流科技期刊通常关注学科的前沿和热点,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三)学术标准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论文的学术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保证其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的基础。学术标准是指期刊对论文学术质量和学术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具有高学术标准的期刊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投稿要求:一流科技期刊通常会有明确的投稿要求和规定,包括论文格式、字数限制、图表要求、出版伦理等,这些要求和规定可以保证论文的质量与可读性,使论文更易被同行学者接受和引用。 2.审稿流程:一流科技期刊通常会有严格的审稿流程和标准。审稿人通常是该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或专家,他们会对论文的质量、内容、数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3.学术道德:一流科技期刊对学术道德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包括禁止抄袭、剽窃、捏造数据、歪曲事实等),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撤稿、禁止投稿等。 (四)国际化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这是其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的重要因素。国际化是指期刊具有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包括编委会成员、论文来源、出版范围、语言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编辑委员会:一流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通常由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和专家组成,以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性。 2.论文来源:一流科技期刊的论文通常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机构、大学和实验室,以保证其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和代表性。 3.出版范围:一流科技期刊通常具有全球性的出版范围,以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了解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4.多语种发表:一流科技期刊通常支持多种语言出版,以便世界各地的学者和读者下载、阅读及交流。 (五)前沿性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前沿性的特点,往往关注并反映学科领域最新和最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及热点。前沿性是期刊吸引读者和作者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热点:一流科技期刊关注最新的学术研究热点和趋势,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2.发表前沿性论文:一流科技期刊鼓励并发表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3.特刊和专题:一流科技期刊通常会策划和组织特定领域的专题或专刊,聚焦特定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反映学术研究趋势。 总的来说,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学术影响力高、学科范围广、学术标准严格、国际化水平高、具备前沿性等,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学者和读者快速找到优质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从而推动学术研究和相关领域发展。 三、《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本文依托《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从学术质量、管理体系、学术团队、国际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来分析《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Journa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简称JACE)的发展现状。 1.学术质量 JACE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主要发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目前主要作者群为高校教师、博硕士、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近5年共发表论文516篇,其中教授论文占比超过50%,基金论文占比约为99%,国家级基金论文占比约为80%。 2.管理体系 JACE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中文双月刊,编辑部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遵循出版伦理道德与科研诚信制度,所有来稿均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通过初审的稿件均实行双盲审制,由编辑部和审稿专家严格把关,通过终审的稿件在刊发前与作者签订《学术诚信声明》。JACE编校及印刷质量符合相关出版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做到了精编、精校、精印,避免错漏。 3.学术团队 JACE编辑部现有编辑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3人,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工程、环境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学等,专业性强且与JACE优势学科相匹配。JACE编委会由29位两院院士、21位长江学者及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涵盖了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广泛参与到期刊审稿、组稿等工作中,对保障和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报审稿人主要为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专家学者,共计2700余人,协助编辑部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 4.国际合作与交流 为了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JACE以编委会为核心团队发起了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现已成为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品牌性高端论坛,推动了学报的合作与交流。JACE现已被Scopus、CA、CSA等多个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存在的不足JACE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高水平学术论文。尽管投稿量较大,但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报的发展。 2.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尽管学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但效果不够理想,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出版时滞较长。受刊期和出版页数的限制,学报目前的出版时滞较长,这可能影响作者的投稿意愿,并且难以及时反映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 四、新时代JACE的建设路径 目前,JACE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距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还有一定差距。针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期刊建设工作。 (一)把握优势学科,深入挖掘领域特色首先,JACE要关注所涉及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知识,深入分析和解读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形成高质量的综述和评论性文章,提高期刊在该领域的学术权威性和可信度。其次,JACE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领域特色,鼓励作者提交有价值的应用研究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二)重视人才引进,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编辑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中坚力量,打造具有高水平、专业化的办刊队伍对期刊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在人才引进方面,JACE可以依托长安大学引进海外优秀学者、高层次人才等,吸引高水平学术人才加入科技期刊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可以组织编辑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引导编辑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还可以选派编辑进行国际国内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编辑的国际出版视野,提升其学术交流能力。在编委团队和审稿队伍建设方面,可以依托建筑科学领域优势学科,定期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长安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走访活动,与专家、学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吸纳优秀学者加入专家库,聘任高水平编委与审稿专家,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三)依托创新论坛,推动期刊发展 作为建筑领域高端品牌论坛,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以下简称“创新论坛”)为JACE提供了宣传平台。JACE作为创新论坛的创立和主办单位之一,首先,在全面做好论坛组织与策划工作的同时,可在论坛期间开设主题研讨会,邀请学术界知名专家探讨当前热点问题,深入交流并吸收最新科研成果,为期刊提供优质稿源。其次,可以利用创新论坛的平台优势,开展主题调研活动,调查学术界对期刊发展的需求和意见,更好地了解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为期刊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方向和策略。最后,可以在论坛期间举行编辑与作者见面会,解答作者在投稿和发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作者满意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推动期刊发展。 (四)关注科技前沿,策划特色选题 关注领域前沿和热点,挖掘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才能吸引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投稿,并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JACE可定期选派编辑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论坛和会议,及时了解本领域及相近领域的学术前沿,开发稿源新渠道,挖掘重要学术资源,结合密切关注的重点科技前沿策划特色选题,由编委会或特邀组稿专家牵头组约优秀稿件、出版专题或专刊。同时,针对重点科研方向,增设特色新栏目(如智能建造、绿色建造专栏等),定期报道先进研究成果。 (五)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知识传播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发展主流。科技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直接受到出版数字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变革。在成果传播和出版时效方面,JACE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媒介渠道传播优秀成果,提高自身知名度;通过与Aminer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向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学者进行精准推送,提高期刊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对已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在知网和学报官网进行网络首发,缩短发表时滞,抢占优质学术成果首发权。除此之外,JACE还应加强国际出版合作,开展期刊间的文章交流与合作出版,探索双语出版模式,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术资源;借助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集成先进投稿审稿系统、智能排版、精准推送、文献检索等多种复合功能,建设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作者和读者,不断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期刊建设也必须积极创新和探索,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为响应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号召,本文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的特征和建设路径出发,探讨了提高学术声誉、拓展学科范围、加强团队建设、推进国际化和数字化应用的重要性,并以JACE为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设路径,旨在为其他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