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 1672-8122 

国内刊号:CN 61-1430/G

首页 >>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 张婷婷|新媒体视域下考古纪录片的创新路径研究
详细内容

张婷婷|新媒体视域下考古纪录片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考古纪录片的创新路径研究

张婷婷

武汉纺织大学

摘要:作为唤醒观者历史记忆、探寻文化起源的重要艺术桥梁,考古类型纪录片已成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重塑了大众的娱乐方式,对于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考古纪录片构成了较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考古纪录片在当下的发展困境,从叙事与技术两个角度提出了创新路径,并对其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此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考古纪录片;新媒体;创新;交互

所谓考古纪录片,是具有一般纪录片属性,以考古中的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考古成果进行编辑、制作、传播的电影或电视形式。”考古纪录片兼具历史性、人文性,与其它类型纪录片共性较多,都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讲述。对于考古纪录片而言,其客观事实大多源于考古遗迹的现场拍摄、口述访谈等,创作者会基于自身审美意趣对其进行差异化讲述,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类型。通过考古纪录片,观者得以揭去历史的神秘面纱,实现某种虚拟的“在场”,从而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近年来,考古热潮推动了我国考古纪录片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形式新颖、意涵丰富的影片,其中以《考古中国》《海昏侯》《考古进行时》等为代表,这些作品以影像的方式线性呈现了诸多考古遗迹的发掘过程,充分满足了观者对陌生领域的猎奇心理。然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重塑了大众的娱乐方式。相较于考古纪录片动辄数小时的节目时长,大众更倾向于选择观看短平快的短视频。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观者获取知识和娱乐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对于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构成了较大挑战,而考古纪录片作为一种依赖于电视媒介的文化产品,也逐渐淡出观者视野。面对新的时代语境,改良作品范式、优化传播效果已成为纪录片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社会现实,探析考古纪录片在创作中的得与失,旨在为此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一、考古纪录片的创作现状分析

(一)受众定位较窄导致对观者的吸引力不足

我国纪录片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脱胎于新闻宣传和报道影像,着眼于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思辨精神、品位高雅成为其作为“精英文化”而存在的典型特征。“精英文化”所具有的气质是我国纪录片的“外显”属性。学者绉广文将“精英文化”定义为由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其主要作用是对社会进行教化、对价值产生规范。纪录片作为文化意涵丰富的片种,天然具有“精英文化”的审美面向。央视广告代理商中视海澜在统计时发现,央视9套纪录频道收视群体具有高收入、高品位、高消费特点,通常在社会中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显然,纪录片最初的目标观者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传播范围。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考古纪录片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唤醒历史记忆这一使命,具有社会教化和历史知识宣讲的意义,但“精英文化”的审美定位使得考古纪录片在影视行业中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例如,《海昏侯》通过跟踪拍摄呈现了对海昏侯墓的发掘过程,同时运用情景再现、口述历史等叙事方式,带领观者走进历史时空,讲述了一代王侯刘贺大起大伏的人生经历。该纪录片拍摄考究,视听风格华美,获得了业界内外的一致好评。然而,片中大量的考古学专业词汇和观者历史知识的参差不齐,使得此类题材的观者群体相对狭小。

纪录片作为一种兼具视觉与听觉的艺术产品,亦具备商品属性,这决定了它要寻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作为艺术品,纪录片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传达特定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内涵;作为一种大众娱乐产品,纪录片又要具有通俗性、娱乐性,不然会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二)传统的形式与观者心理需求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考古纪录片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然而,随着观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考古纪录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下观者的心理需求存在偏差。首先,在内容上,大部分考古纪录片往往注重展示考古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大都是介绍文物、历史与人物生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观者的情感需求。相较于专业的考古知识,观者更加关心的是考古活动的故事性和情感色彩,更希望通过这类节目了解历史文物的背后故事,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此外,传统的考古纪录片往往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观者的角色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当下观者更倾向于参与到节目中或者控制节目的走向。例如,B站上线了“用户自由选择剧情发展”功能,一键点击即可决定故事的发展走向,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

其次,多元化传播时代,观者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丰富,考古纪录片的宣传与传播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过去,考古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媒介,而电视节目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平台进行播放,观者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随着媒介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诸多电视节目被引入新媒体平台,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在微博、抖音上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最新节目单、播出时段、内容概要等,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账号较少对考古纪录片进行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古纪录片的传播,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传统的考古纪录片形式往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节目表现形式较为固定,形式大都是长镜头、跟拍等。新技术与新的视听体验的出现,为节目创作与呈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是当前智能化交互时代的代表性产物,相比较而言,观者更容易被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全景沉浸式感官所吸引。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有关考古纪录片的制作发展、形式创新迫在眉睫。二、考古纪录片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策略

(一)以通俗化叙事增加娱乐性和吸引力

纪录片要获得认可,就要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寻求较好的平衡点,如此才能“叫好又叫座”。这种特点恰好与通俗文化雅俗共赏的追求不谋而合。通俗文化又称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产生于生产技术和商业条件下,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的实践、观念、感受,利用大众传媒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与社会大众文化品位相适应,并被大众广泛接受,再由他们参与其意义生产、流通、反馈的精神创造性活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由此可见,信息的获取和分发已经不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权,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这就要求考古纪录片拓展播出平台,由以往的电视媒体转入新媒体平台;转变内容定位,从而更好地吸引大众。

面对新的时代语境,首先,考古纪录片要转变以往制作策略,以通俗的叙事手法讲述动人的故事,从而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由央视出品的考古纪录片《发掘记》,在展现考古工作学术、人文、社会价值的同时,独具匠心地从“人”的视角出发,每集围绕一支考古队、一群考古人展开,深度呈现每一个遗址、每一件文物背后那些真正让历史和文化活起来的鲜活群体。该纪录片叙事上分为5个段落,其中一个段落是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大三学生田野考古实习为主题,记录了他们长达4个月的田野实习过程。其次,叙事角度应进行转变,以走心共情的微观视角切入,拉近与观者的距离。例如,《海君侯》《发掘记》并没有过多地涉及专业知识、科普历史古迹等,而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让观者与考古工作者产生共情,这就使得纪录片多了一抹人文精神的亮色。再次,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应向年轻态靠拢。例如,《发掘记》整体风格是轻松灵动的,配乐没有使用史诗性音乐,而是一些舒缓、欢快的轻音乐,创作者有意回避了以往纪录片的厚重感、距离感,相对来说更易于观者接受。最后,考古类型纪录片可以发起一些网络在线活动,鼓励用户拍摄身边的考古故事和遗迹,将其素材进行后期制作并投放到视频网站。这种用户自制视频的叙事视角更加贴近生活,能够拉近节目组与观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增进观者的参与感与接受度。考古纪录片制作人要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从微观视角入手,加入更加通俗化和新颖的内容,增加感染力与共鸣感,以满足观者的需求。

(二)以技术性美学增强沉浸感和互动性

影视艺术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的艺术形式,影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出视听表达的新形式,由此诞生了一种纪录片的新范式——交互式纪录片,即“以纪录‘真实’为目的,并且利用数字互动技术将观者置身其中,完成接受者与创作者的交流,实现‘真实’这一目的的作品。”在这些具有实验风格和先锋主义的纪录片形式中,纪录片由传统的单线式传播模式逐渐演变为一种以交互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双向互动交流模式。交互式纪录片主要分为对话交互型、超文本交互型、参与交互型和体验交互型四种类型,这些新型的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叙事方式,不仅使观者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为考古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考古纪录片可以尝试利用新兴技术,加入交互特征,革新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以此吸引更多的观者群体。一是对话交互型考古纪录片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使观者在现实世界中看到虚拟的考古遗迹、文物等,具有超强的互动性。例如,将AR技术用于文物修复,可以让用户以第一视角亲自体验修缮文物,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为其赋予新的展现价值,增强了用户的在场体验感与新鲜感。二是在超文本交互型考古纪录片形式下,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审美选择点击相应的进程按钮选择观影顺序,从而提高自身的参与感,达到沉浸式体验。三是参与交互型考古纪录片,可以利用创作者的主观视角介入事件本身,亲历考古现场,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历史文物,直击考古现场,捕捉创作者参与到考古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四是体验交互型考古纪录片可以利用混合现实技术(MR)将真实世界的元素与虚拟环境融合在一起,构建新“世界”,虚实交互,“对话”古人、“触碰”古物。目前,许多数字创意公司开始涉足此领域,推出了MR混合现实与文物唤醒交互内容,完美呈现了现实与虚拟文物互动表演相结合的奇妙效果,唤醒远古文物,给足观者视觉冲击力。除了以上几种交互类型可以借鉴之外,还可以让元宇宙虚拟人物作为嘉宾,连通虚拟与现实,丰富纪录片的内容张力。例如,爱奇艺推出的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将人文与科技结合在一起,邀请元宇宙虚拟人Ask加入节目互动,打破了虚实隔阂。考古纪录片同样也可以试着将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物与新兴技术融合创作,碰撞新的视听体验,拓展视听文艺节目的表达空间和想象空间,以科技赋能,增强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性,助推千年文化传承,从而更加有效地传递考古学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价值,重塑观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重构考古题材纪录片的表达形式。

三、融媒时代考古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加速迈进数字媒体技术时代。新时代语境对考古纪录片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作品形式、拓宽传播路径则成为关系到此类作品进一步传播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纪录片制作方做出努力,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与帮助。

(一)制作方联动多平台宣传

首先,要加大对考古纪录片的推广营销,拓宽传播路径,整合传播渠道,积极与各大平台合作,提高节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譬如,节目组可以与微博平台进行合作,通过话题推广、热搜营销、开屏广告等形式宣传考古纪录片,提高节目的宣传声量,增进观者对考古纪录片的认知。其次,新媒体不仅为电视媒体提供传播平台,其移动化优势也解决了电视媒体的时空受限问题。传统电视媒体可以寻求与网络视频平台的合作(如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将考古纪录片投放到此类平台,邀请观者在评论区进行实时交流讨论。最后,要打造纪录片IP。纪录片IP是对纪录片的深层次价值挖掘。在纪录片创作之初就确定IP运营,打造人文、艺术与商业三者相融合的运营模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纪录片话题度,用商业模式整合纪录片资源,在纪录片播放后推出衍生的文创产品、图书、漫画等,扩大IP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纪录片的破圈传播。

(二)政府部门引领传播导向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强化扶持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对优秀考古类纪录片进行扶持,激发更多制作单位的创作活力,努力推动考古纪录片的优质创作。其次,在支持考古发掘工作的同时,各地博物馆也应定期举办考古主题展览,向公众展示最新的考古成果。例如,“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于2023年07月10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来自我国8省31处遗址展现出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看展打卡。通过博物馆展览,公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文物,感受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结果以及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此外,还可以积极举办各类考古公开课、文物公开课等相关活动,讲解考古趣事、科普考古知识。例如,广东省博物馆开展的“铜镜的另一面:交流互鉴与工艺技术”线下公开课,此次讲座着重对近世铜镜及其相关制作工艺进行介绍。通过考古纪录片和线下活动的联动,公众对文物背后的故事会产生兴趣,从而促进考古纪录片的传播。

四、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视听媒介,考古纪录片不仅具有探寻文化起源、弘扬华夏文明的功能,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培养文化自信。然而,考古纪录片的观者群体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了有效扩大观者群体,我们要注重创新拍摄方式和提高观者视听体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考古纪录片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新技术,探索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拍摄方式,以吸引更多观者的注意力。此外,考古纪录片创作者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平衡艺术性和真实性、专业性与通俗性。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学术价值、历史记忆的挖掘和文化底蕴的传承,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浅显化的倾向。只有这样,考古纪录片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4小时服务热线:029-81298560 029-81298610
更多

陕西今传媒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微信公众号

扫码订阅  今传媒

http://www.masscm.com

COPYRIGTT  2014-2025,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