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体育电影的叙事特征与内涵呈现
——以电影《夺冠》为例
马海珍
上海体育大学
摘要:电影《夺冠》所采用的人性化英雄叙事手法,正体现了21世纪中国体育电影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相融合的转型发展;“女排精神”背后的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等价值观在被展现的同时,排球运动本身所蕴含的拼搏、坚持等体育精神也得以彰显,这也是集体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叙事主题特点的体现。本文从文本角度解读电影《夺冠》的叙事特征,在验证当前学界有关中国体育电影的主流叙事研究结论的同时,希望为中国体育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体育电影;夺冠
电影《夺冠》以真实的中国女排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编创,一经上映,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主旋律片与体育片相结合的典范佳作。本文通过对电影《夺冠》进行叙事分析,探究该类型电影背后的深刻内涵。
一、当代体育电影的叙事分析
当前,中国体育电影的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体育电影为主;主流的研究范式是以我国社会语境变迁为背景,以时间为线索,纵向划分中国体育电影发展阶段,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体育电影的叙事内容和主题特点。笔者通过研究大量有关文献后,发现当前学界对我国不同时期体育电影的叙事主题特点基本达成共识: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史始终与我国的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宏大叙事模式一直是我国体育电影的主流叙事方法,并且在电影中也凸显着集体主义大局观。随着21世纪我国社会和电影行业的发展,我国体育电影又逐步在宏大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体叙事,更加具象化地塑造人物,注重人物个体的思想、情感表达。这意味着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步入了宏大和个体、集体主义和人文主义等截然不同的模式、主题、内容融合发展的新时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稳固国家政权,当时由各地电影制片厂生产的体育电影多采用宏大叙事,叙事主题通常为:一切小我均为大我让步、牺牲。这一时期体育电影的核心内涵也往往强调集体主义和大局观意识。例如,方雯在《中国体育电影中体育价值观变迁研究》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体育电影(1949-1976年),创编过程始终围绕着“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且体育电影的教育功能属性较为突出,是对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由此推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电影的叙事主题推崇集体主义、国家为先的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后,为了鼓励群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体育电影在延续上一时期叙事特征和内涵意义的同时,强调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因此,这一阶段的体育电影常号召运动员以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利益为目标,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此外,体育电影中也开始注重对个体形象的立体化展现。例如,闫广祺在《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电影意识形态研究》中分层探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电影的叙事主题,指出这一时期体育电影的叙事主题仍然偏重集体主义和大局观意识,人物角色的行动核心还是与体育强国、“为国家荣誉而奋斗”的观念紧密相关;对人物的所有描述都是为了衬托国家意志和国家对个体的关怀与帮助,强调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这种电影主题基调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发生转变。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多元的文化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并对当时的我国本土文化价值观带来较大冲击。我国体育电影也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有所转变,人物角色的个体成长和感情开始成为叙事主题之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国力的迅速壮大,我国体育电影中呈现出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电影开始探索并强调人文主义和家国情怀的共存,将个体置于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之中,以表达个体的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关联性,此时的电影出现了个性化英雄叙事的特征,并呈现出多元文化内涵。例如,倪沫在《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中对北京奥运会前后上映的体育电影进行了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一时期体育电影的叙事主题在奥运精神的影响下有所创新,我国“体育强国梦”中的集体主义主题被人文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融合发展所取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内涵加速推进了我国体育价值观的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对体育强国目标的追求不再单纯着眼于竞技体育的赛事成绩,而是更看重体育促进人民、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体育强国目标的转变为我国体育电影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新世纪我国体育电影在糅合吸收人文体育内涵典范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卓越、尊重、友谊之后,其关键词逐渐从“冠军梦”转向“成长”,同时这种“成长”也是多角度、多维度的成长,即理解体育本身的内涵、理解体育对于个人的人文价值。此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人文主义和集体主义携手共存,为中国人的“体育强国梦”增添了更多的时代特色。电影《夺冠》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变化。
二、《夺冠》历史语境下的人性化英雄叙事
(一)长达40年的中国女排发展历程
电影《夺冠》的叙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长达40年的发展历程要浓缩在135分钟的电影叙事之中,势必要选择一些特定事件代表中国女排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鉴于《夺冠》是一部体育类型片,因此影片必须呈现一场比赛。结合以上两点,《夺冠》选择了3场比赛(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的中日对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美对决、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中巴对决)代表中国女排的阶段发展与变化。
这3场比赛不但见证了中国女排从兴盛到低谷又再度登顶的曲折发展历史,更见证了我国与国际关系的变化。
1981年,我国刚刚迎来改革开放,国人急迫希望被世界看到,得到国际的认可。运动员作为最早一批有机会可以走出去看世界的人,也是最早一批被国际发展程度所震撼的人,因此也更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可。加之历史原因,1981年的中日女排比赛被赋予了更加深厚且复杂的精神意义。这场比赛的输赢直接影响着中国人是否有信心站起来、走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中当教练袁伟民得知美国有更先进的科技可以帮助训练,甚至可以分析我国运动员的所有数据特点时,他采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训练女排运动员。这一幕也映射着当时国人的“不服输”精神——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依靠拼搏的意志,图生存求发展,不断向世界证明自己。最后,中国女排开创了世界女排历史上五连冠的奇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自改革开放后迎来腾飞的新时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自己争取到一个“让世界听我说”的机会。这一时期,我国在飞速发展后,渴望向世界证明自己,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场中美女排比赛在当时也备受期待,但最终的比赛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国女排惜败美国女排。影片运用无声的镜头与这一令人遗憾的比赛结果形成反差,暗示了当时的人们仍将赛事成绩与家国荣辱挂钩。
在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女排国家队经过一系列改革试验后,竞技训练成绩仍未达到预期。这时的中国女排处于竞技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之下,而有能力转变这一局面的也只有女排自己。从里约奥运会开始,我国媒体以及国人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地转变,放下了过去对赛事成绩的看重,将更多视线转移到运动员身上,关心她们的生活、经历以及是否享受比赛,因此,里约奥运会让人们印象深刻的不是谁拿了金牌,而是坦然告诉记者“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中国女排运动员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后,登上了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的宝座,这对中国女排以及中国体育来说,不只是竞技实力重回巅峰,更是拉开了中国体育新篇章的序幕。
中国体育和中国人用了40年的时间,从急迫向世界证明自己,到渴望向世界展现自我,最后走向探究自我价值,展现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从集体主义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价值并存的转变。
(二)将标语式的“女排精神”落实到个体
女排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演变革新。老一辈的女排更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新一代的女排则开始注重个人价值和集体主义的并存,但始终不变的是爱国、拼搏和坚持。《夺冠》将这种内涵的转变主要落在郎平和朱婷两代女排代表人物身上,同时也通过其他女排队员的言语、行为进行展示。
以郎平为代表的老一辈女排成员,面对艰辛的现实条件,支撑她们不断训练的深层次原因是接受了祖国的召唤,愿意排除万难,通过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去缔造外界眼中不可能的奇迹。《夺冠》在80年代的戏份中就多次对此进行了体现。例如,袁伟民教练在听到体育总局的技术人员说美国将科技运用在体育中,可以完全掌握我国运动员的特点数据后,眼神黯淡了一会儿,随即采取更高的标准来对抗高科技的压制,并且全力地吼出:“这样美国也能预测到吗?!”青年郎平面对巨大的训练压力时也曾想要放弃,但这种想法只是一瞬间,随后又重新加入更为严苛的训练之中。中国女排在对阵日本女排的时候,本来处于下风,但是袁伟民告诉女排队员:“我们在什么地方打球?我们是中国人,你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可以看到,老一辈的中国女排有着强烈的家国意识。那个时期的女排队员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心里都是装着“国家”,此时女排精神中的拼搏、坚持,都是爱国的表现。
其中,郎平作为几十年中国女排沉浮过程的亲历者,面对两代女排的变化,是纽带更是女排精神转变的起点。郎平有着较长的海外执教经历,这段时光也让从“为国打球”时期走出来的她再次担起了“思考体育价值”的中国女排第一人角色。
以朱婷为代表的新一代女排成员,在归国执掌国家队的郎平的带领下,进行了许多探索,包括向外的探索和对内的探索。对内的探索主要是为了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即“排球对于这些女排队员意味着什么?”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渐渐点明“体育运动中个体想法的重要性”,进而展现出新老两代运动员之间的差异。《夺冠》也用了大量的片段展现这种对内的探索,例如,郎平发放问卷让队员互相填对队友的认知;两个队员玩猜心游戏,老队员心里想的是郎平,而小队员想的是自己;郎平问队员爱不爱排球,陈鹿大胆坦言自己不爱排球后,主动退队去考大学,而郎平也没有阻拦;在赛前集训中,郎平一边给朱婷发球,一边问她为什么要打球,一开始朱婷说是为了爸妈,郎平让她再想,最终朱婷喊出“为我自己”。这句“为我自己”直接点明了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在人文体育观念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转变,即体育对个人的塑造。新一代的女排成员也渴望赢得比赛,为国家赢得世界喝彩,但同时她们也关注自我的需求和想法。所以坚持打球的运动员不但是为了国家而打球,更是为了自己的热爱而打球。女排精神因为年轻的一代,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不管是老一辈运动员还是新一代运动员,她们都是冠军,都达到了常人不可及的成就,但是影片并没有因此将她们神化,而是赋予她们更多的日常生活色彩,例如,朱婷自述女篮嫌她太薄、赛艇嫌她腿长,所以来到了女排队伍……在现实背景的烘托下,影片向内探索女排成员的个体想法,将个体与现实紧密结合,向观众展示出她们做出选择的驱动力,从而证明女排精神并非高不可攀,女排成就也非一蹴而就,其中包含的坚持、拼搏、爱国等精神是每一个人通过自己努力都可以做到的,每个践行女排精神的人也是会有收获的。
三、《夺冠》多元化的文化内涵
(一)从体育层面上看,推广体育运动、传递体育精神
体育电影必须展示一种及以上的体育运动项目,甚至故事的发展也要紧紧围绕该体育运动项目。在故事内容的加持下,体育运动项目被编剧赋予一种光环,而一个好的故事,则可以让观众对这种体育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去接触这种体育运动项目。
《夺冠》在院线上映后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218.4万人次观看。尽管排球在我国属于三大球之一,知名度很高,但是《夺冠》影片的成功,对于排球运动的推广仍然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可以提高部分人群对排球运动的兴趣程度。长远来看,包括《夺冠》在内的体育影片的成功对我国建设健康中国、倡导全民运动、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体育电影是向外传播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女排精神作为中国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在我国广为人知,《夺冠》等影片视觉化、听觉化地展现中国体育的奋进发展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让体育精神可以从口号变成深埋在群众心中的种子,真正地滋养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鼓励人们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从社会层面上看,记录时代文化、加深观众记忆
《夺冠》作为体育类型片,改编于真实事件,主要情节不可虚拍,但允许合理润色。这就意味着《夺冠》一方面通过电影的形式记录了这些真实事件,强化了观众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程度;另一方面,其成功的电影叙事对部分细节作出改编,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塑造出更加立体化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化了电影主题的表达。
通过查询当时的新闻报道可以发现,2008年,大多数国人面对中美女排比赛,中国主场不敌美国的的结果还是保持着冷静和坦然。但是,电影中对这一细节进行了创造性地改写,用“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解说背景音、美国队员的欢呼雀跃与现场观众的神态动作形成反差,多角度展现了郎平这一角色人物的矛盾性。在赛场上,她曾经是中国优秀的女排运动员,现在已是出色的排球教练,在当代国际女排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在赛场下,她还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着“为国而战”价值观教育的中国人。因此,尽管她在赛场上能够保持着专业的素养,完美完成教练职责,带领美国队赢得比赛,但是在场下,她仍然忍不住认为自己让曾经的队友和观众失望了。同时,这些矛盾的展现也为后来郎平回国执教,成为向中国女排精神注入新鲜血液的起始人做出铺垫。
因此,成功的体育电影不但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可以让观众沉浸式地品味一个时代的气质,对人物所具有的跨时代意义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从国家层面上看,彰显民族力量、反映国家实力
体育作为世界语言,是各国人民沟通情感、建立友谊的桥梁,体育电影的卓越发展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夺冠》为代表的体育电影,多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真实的中国故事,再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为国内外观众提供了一个轻松、新颖地了解社会、了解中国的角度,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向外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夺冠》生动再现了中国女排近4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我国整体的变化以及我国同世界关系的变化。因为体育无国界,体育精神无国界,国内外观众在观看《夺冠》时,都可以感受到体育精神和体育的魅力。由《夺冠》可以看出,优秀的体育电影是加强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以情动人,彰显民族力量、反映国家实力。
四、结语
电影《夺冠》在长达40年时间跨度的历史语境下,将标语式的女排精神通过人性化的英雄叙事手法演绎成一个张力十足且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感召观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女排精神。因此,《夺冠》不仅是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21世纪我国体育电影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