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婧文 朱文佩|浅析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重塑浅析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重塑 肖婧文 朱文佩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学术期刊中心) 摘要: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学术期刊亟需重塑编辑角色,推动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繁荣发展。本文分析了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角色重塑的必要性,从新技术的应用者、新知识的生产者、新传播体系的构建者三个方面对编辑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编辑个体知识结构的“有机更新”、编辑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协作机制的智能化转型三条重塑路径,旨在为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提供编辑人才队伍支撑。 关键词:智能媒体;学术期刊;编辑角色 一、引 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生产、传播、流通过程被重构,新闻出版业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共同推动新媒体涌现,并宣告着智媒时代的来临。智能化转型成为媒体融合的战略选择,并帮助诸多传统媒体实现了内容生产与组织形式的创新突破。然而,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传播载体,受到办刊机制、传播内容、人员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媒体智能化转型中处于相对滞后的探索阶段。2021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对推动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一方面,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需要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支撑,这对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不仅重构了信息内容的生产传播方式,也重构了传媒行业从业者的主体地位。在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将面临编辑流程、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等多个维度的变化与挑战,亟需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个体角色的重塑,从而更好地担当新时代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繁荣的推动者。 二、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角色重塑的必要性 (一)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善 学术期刊编辑群体的角色重塑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学术期刊是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智库评论等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具有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等多项功能。科学研究与学术期刊分属于知识产品的供给端与需求端,二者天然的联系决定了学术期刊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主要负责学术成果的初步甄别、编审校对、应用推广等工作,是连结作者、读者、同行审稿专家的重要纽带,一定程度地影响着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绩效转化率与科研成果传播率。但由于稿件来源单一、审稿流程模糊、刊发环节冗长,叠加“圈子文化”“熟人文化”的沉疴,学术期刊的学术评审公平性与成果转化及时性均有待提高。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作者与编者之间的信息对称度,为再造透明高效的科学研究生产与传播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学术期刊编辑内嵌于科学研究链条,实现从“知识产品的被动接收者”到“推动科学研究繁荣的服务者”的转变,借助新兴技术重塑个体角色,从而助力学术期刊的发展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二)推动期刊行业转型升级 期刊编辑队伍的角色重塑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学术期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是从传统媒体向智能媒体升级的战略选择,也是其扩大学术影响圈层、提升学术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事实上,我国学术期刊行业发展一度陷入国内国际双重困境。在国内,部分学术期刊内容缺乏特色,存在同质化现象;学术评价机制呈现出信息不对称性现象,导致学术评价的公平性与公信力受到质疑;传播载体以纸质媒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主,传播渠道不够多元且圈层小众,使得传播力与影响力均受到约束。在国际上,我国学术期刊开始尝试国际化办刊形式与内容,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思维与整体设计,导致付出了高昂的“走出去”成本,却难以在全球知识体系中获得相应的学术话语权。对此,我国学术期刊行业迫切需要培育或者引进智媒人才,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疏解发展困境。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学术期刊要重塑编辑角色,引进多元化的编辑力量,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刊物内容、透明评价机制、丰富传播形式,并降低国际化成本,提升“走出去”质量,从而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三)激发个体职业主观能动性 期刊编辑个体的角色重塑有助其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并超越自我。由于入口边界模糊且工作内容繁杂,学术期刊编辑在传统工作模式下面临专业性与职业性发展的两难抉择。一方面,与大众出版编辑不同,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深耕学术内容发展与研究前沿范式,评判遴选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从工作内容来看,学术编辑需要进行“专业化”“学者化”转型,并在学科专业背景基础上持续投身科研事业,熟知专业领域的热点选题与内容范式,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成果评鉴能力。另一方面,期刊编辑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专业考试获取职业资格,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国家新闻出版法规与专业知识。新闻出版行业的特殊属性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化”,严格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审稿、编辑、校对等基础性工作。但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的约束,他们往往难以兼顾专业性与职业性。智媒时代,不仅为编辑工作带来了内容与工具革命,也提升了编辑工作效率,释放时间精力来支持其专业积累与职业成长。此外,线上线下多渠道场景有利于编辑在推进日常工作流程的同时,参加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了解研究前沿。然而,数字技术的运用拉近了编者与科研工作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模糊了专业性与职业性的边界。对此,学术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平衡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进而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三、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重塑路径 (一)角色定位 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在技术应用、知识生产链、传播体系等领域的角色被改变,所以要重新审视个体与期刊、编者与学者、群体与传播体系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编辑的角色定位从被动的、单一的文字加工者转变为主动的、多元的新技术应用者以及新知识生产者,进而为整个新传播体系的构建提供人才支撑。 1.新技术的应用者 编辑是智媒技术在学术期刊领域应用推广的实践者。相较于其他媒体细分行业,学术期刊领域的人才队伍容易过度聚焦科学研究内容建设,而忽略传播媒介的技术变革。甚至还有部分期刊在技术的快速迭代中丧失传统竞争优势。在智媒时代下,期刊编辑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紧跟媒体融合的步伐,担负起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职责,助推期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来说,编辑要从技术创新中寻求自身“新定位”:一是在论文评审过程中,通过主动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的采编系统,将工作角色嵌入优化后的审稿流程,从而成为促进编者、作者、学者多方互动的纽带与提升刊物学术公信力的抓手;二是在学术传播过程中,积极参与传播平台的优先数字出版、网络首发、知识服务活动,提升刊物学术传播效率,进而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实现整个编辑群体在智媒时代的功能深化与转型升级,并拓展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使命。 2.新知识的生产者 在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深度参与新知识的生产过程并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生产创作的动态过程,学术期刊作为展示传播科研成果的载体,通过引导研究方向与挖掘学术作品的方式参与到知识生产过程中。在传统模式下,学术期刊编辑容易被固化在知识生产的需求端,被动地接收学术论文投稿。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他们能够获取多种渠道嵌入知识生产链,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创作的角色再定位。一方面,编辑应用智能技术,以科研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直播网站为媒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将职业角色定位从知识链条末端的产品接收环节前置到前端的知识创作环节,帮助学者孵化新观点、新论文、新成果,以期刊需求牵引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供给,从而间接地参与新知识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编辑借助智能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从基础事务中解放出来,提升自身科学研究能力并加快“学者化”转型,通过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项目申报,直接参与新知识的生产过程。 3.新传播体系的构建者 虽然从工作内容上看,学术期刊编辑具有学术研究的专业属性,但是从本质来看,他们仍属于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范畴,并在整个传播体系中扮演着构建者的角色。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新的传播体系在数字技术的洗礼与融合媒体的架构中逐渐建立起来,同时为学术成果的高质量传播带来机遇。从整个媒体行业的变迁来看,学术期刊编辑亟须在职业内涵与工作模式上被重新塑造,并通过主动融入新传播体系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应通过推动编辑流程、编辑工具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以及开拓智能媒体矩阵等方式,健全新媒体传播体系。此外,还要不断优化新传播体系通用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传播模式,并结合期刊特性进行学术研究领域的适应性改造,切实将智能技术与期刊发展深度结合,成为新传播体系的构建者。 (二)重塑路径 1.编辑个体知识结构的“有机更新” 在重塑自身角色时,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还要深度参与知识生产过程,这对其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机更新”概念来源于城市规划理论,指对于不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进行有机地改造和建设,通过推陈出新过程使其焕发新机。在智媒时代,大多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的学术期刊编辑可能存在知识结构陈旧与工作理念固化的问题,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要更好地支撑新角色定位,学术期刊编辑就要有机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数字素养与智能素养,锻造适应智媒时代的复合型职业能力。 具体来说,应通过行业培训与自我深造两条路径进行知识结构的“有机更新”。一是要充分把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有关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的课程,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转变办刊理念和工作模式,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加强与同行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交流,从而拓宽视野,切实将新知识从外部引进转化为内部吸收。二是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结构的内部更新,通过主动涉猎智媒前沿文献、传播案例、专业书籍,系统学习智能媒体的产生、应用、发展、机制等知识。此外,学术期刊编辑在追求个体的专业化、学者化发展时,还要注重围绕智媒主题选取深造或研究方向,凝聚编辑部力量,构建科研团队攻克相关课题。 2.编辑流程的数字化再造 学术期刊具备收稿、分稿、审稿、编稿、校稿、出版、发行等一系列规范化流程。在传统模式下,由于学术期刊编辑在时间与空间上被锁定于工作流程的某一固定位置,导致他们难以通过新技术应用、新知识创造、新传播体系构建来推动角色重塑。然而,智媒时代的来临,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具备了在时间或空间维度与固定流程解除绑定的技术支撑。比如,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使学术期刊编辑既能突破时间约束,多线并行地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更多碎片时间进行新技术学习,又能跨越空间边界,将“虚拟办公桌”搬至高校课堂、学术沙龙、研讨会场等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在学术交流与智慧碰撞中重塑自我。 首先,在对编辑流程的数字化再造过程中,大部分学术期刊通过引入集成采编系统,规范了出版流程的完成时间、执行标准、反馈意见等环节,既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高效地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也有助于他们走出办公室,采用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兼顾行业学习与日常工作,进而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完成基础工作内容。其次,学术期刊要利用智能技术拓展多元化的媒体工具,并丰富传统编辑流程。比如,《中国农村经济》在传统编辑程序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内容进行数字化再编辑,推送期刊论文精华版,为读者提供便利化的阅读形式。总体来看,学术期刊通过优化固有的审稿环节与创造新环节两种方式进行编辑流程的数字化再造,进而在传统程序的时空双重维度打破期刊编辑的工作桎梏,并在新的流程中挖掘其学习与工作潜力,能够推动期刊编辑的角色重塑。 3.编辑协作机制的智能化转型 相较于传统媒体,传播媒介的智能化是智能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它将带来全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对新闻传媒行业不同主体间的内在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学术期刊是一个以期刊编辑为纽带,以编者、作者、审稿人、读者为主要参与者的多方互动协作系统,因此,在智媒时代下,期刊协作系统也同样面临着关系调整。学术期刊要通过推动协作系统运行机制的智能化转型,帮助编辑更好地实现角色重塑。 从协作主体来看,应构建“社会—期刊—编辑”的跨圈层互动机制。智媒技术为传统期刊内容的通俗化、大众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学术期刊编辑要以数字媒体为媒介,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进行内容的再编辑与再推送,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实现跨圈层传播,并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此外,学术期刊也要积极构建新的协作系统,搭建多模态、智能化的编辑工作场景,为编辑更好地服务学术共同体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 从协作渠道来看,应形成“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联动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术期刊拓展了自身与其他主体的协作通道,从过去的线下渠道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渠道模式。然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不同渠道之间的资源应如何进行配置与协调——部分学术期刊由于渠道间的资源错配,甚至出现“1+1<2 ”的困境。智媒时代为多渠道的联动与共赢提供了更多策略空间,有利于不同渠道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通过智能化的工作机制,在不同渠道之间合理配置时间与精力,还要围绕期刊论文的内容核心,开发新的应用场景与学术产品,以学术会议、论文大讲堂、微信公众号、网页为平台,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此外,在多渠道协作机制中,编辑类似于学术期刊的产品经理角色,要通过新技术应用与新产品的开发,提高期刊产品质量,并完成自我角色的解构与重塑。 四、结 语 智媒时代,我国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元化编辑人才队伍的支撑。编辑的角色重塑是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期刊行业转型升级、激发个体职业主观能动性的客观需要。学术期刊应在新兴技术架构、知识生产链条、传播媒体系统中重新定位编辑角色,促进“社会-期刊-编辑”的跨圈层互动,以智能技术发展为契机,不断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将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留在祖国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