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润平|融媒体时代报社编辑的转型发展路径探析融媒体时代报社编辑的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张润平 晋中日报社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报纸作为典型的传统媒体,在坚守行业准则与行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应积极“拥抱”新媒体,深度整合各类报道路径,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本文立足于晋中日报社《县市特刊》媒介转型实际,分析了报社编辑如何聚焦基层进行联动报道,旨在助力报社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华丽转型,稳固其在媒体行业中的地位。 关键词:融媒体;报社编辑;联动报道;全媒体传播矩阵;媒介融合 一、引 言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融媒体背景下,各大传统媒体逐步加大了媒介整合力度。报纸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之一,应联动基层进行报道,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进而实现顺利转型。近年来,晋中日报社《县市特刊》以超前眼光加强部署,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组织精锐编辑力量深入基层,与地方融媒体中心取长补短,进一步营造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宣传氛围,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打造主流舆论宣传矩阵,提升了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本文分析了报社编辑转型的必要性,并以《县市特刊》为例,阐述编辑转型的路径,旨在助力报社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华丽转型。 二、融媒体背景下报社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一)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之举 互联网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已与诸多行业实现了融合发展,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纸媒遭到了一定冲击,出现读者数量减少、广告收入下降等情况,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要突破固有的受众群体和市场范围,报社编辑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立足读者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合理布局传播路径,确保产出符合读者需求的新闻精品,扩大报纸在读者中的覆盖面。同时,在众声喧哗时代,报社编辑应坚定立场,发挥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为读者提供客观、权威、深入的分析解读,这有助于提升报社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实现内容、技术、渠道、管理等全方位融合,形成良好的媒体生态圈。 (二)报社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要途径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的新型媒体,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介的优势发挥出来,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报社要积极进行转型,不断优化自身传播方式,打造一种全新的、以读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满足读者对新闻资讯的需求,而这种转型也离不开报社编辑的助力。报社编辑加强自身对融媒体的认识,积极学习和了解融媒体的相关内容,掌握一定的融媒体技能,并灵活进行融媒体内容建设,主动完成自身转型,对实现报社整体的数字化转型非常必要。 三、融媒体时代报社编辑转型发展路径 融媒体时代,报社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推动报社转型是维持生存的必然路径。《县市特刊》的转型发展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过程中,虽然建立了融媒体机制,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特刊阅读途径,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具体如下:一是融媒体改革影响新闻写作。县级融媒体改革后,原有的新闻中心和通讯组撤销,不少专职人员转到其他部门工作,基层部门有所松散,报纸来稿数量、质量均有下降。二是报道扁平影响传播效果。作为“家门口的宣传阵地”,《县市特刊》的作品呈现出微观报道多宏观叙事少、普通稿件多典型报道少的特点,引领性主题性宣传与构建宣传大格局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要保证《县市特刊》全面转型,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从稿件质量及传播形式上进行转型,积极寻求能够解决困境的办法。此外,在寻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报社编辑的能动性。基于此,本文分析报社编辑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把握传播规律,实现转型发展。 (一)勇担岗位权责,把好舆论导向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时效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但也出现了思想多元、鱼龙混杂的问题。作为报社编辑,应坚守求真务实行业准则,勇担岗位权责,向读者输送真实、全面的信息,发挥正向舆论导向作用。 1.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报社编辑不了解大局、不研究大局,就难以判断新闻信息的重要性,容易出现大题小做、不能突出信息重点、满足不了读者需求等问题,或者出现小题大做,长篇大论,浪费读者时间、精力问题,降低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好感度。 因此,融媒体时代,报社编辑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县市特刊》为例,报社编辑应坚持政策浇灌,紧扣“四力”(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服务力)要求这条主线,到基层挖掘源头活水,实现创办特刊的初衷。一方面,积极与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切实担负起统筹联络、组织稿件、采写报道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报社组织的思政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基层报道创新能力,高效整合宣传、信息、融媒体以及各相关部门力量,搭建工作联系的微信群、专题培训、编读往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强化协作联动,弥补自身短板 融媒体时代,信息报道方式多样化,要成为合格的媒体人,报社编辑必须具备“采、编、摄、传、播”等能力,还要与新闻宣传团队团结协作、整体作战。比如,《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15年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安宁村更安宁》《番茄小镇走红,杜氏番茄热卖》《架起小农户与大农业的金桥——从中墨现代农业示范园看寿阳县农业生产托管》等,侧重于反映基层沾泥土、带露珠且具有示范价值的新闻,对信息真实性、全面性提出较高要求,需报社编辑和记者联动协作、协同作战。 为了弥补自身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短板,报社编辑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关注社会热点,确保新闻内容贴近生活,同时,还要掌握多种传播技巧,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让新闻信息更加生动、有趣,易于传播。比如,利用长图进行新闻报道,寻求内容和形式上的双创新,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使用手绘漫画的形式进行科学知识的科普报道,行文幽默,内容诙谐。 (二)注重技能提升,积极培训学习 在融媒体时代,报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报社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数字技能和沟通能力,努力使自身成长为满足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强化自身的数字技能。报社编辑要掌握数字技术,包括数据分析、内容管理系统(CMS)操作、社交媒体营销等,积极尝试新的报道形式和编辑手法,如数据新闻、多媒体报道、交互式新闻等,通过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的数字技能。其次,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编辑工作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因此,对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要求很高。报社编辑要重视提升自身沟通技巧,掌握沟通的语言艺术,协同团队完成内容建设,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编辑作用,增强报社的整体采编水平。其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沟通渠道进行通信互联,提升沟通效率,保证报社新闻资讯发布的时效性。 (三)加大创新力度,打磨新闻精品 一直以来,纸媒凭借内容的权威性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这一点也成了支撑纸媒在融媒体浪潮中生存发展的要素。报社编辑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要坚守“以内容取胜”的行业准则,以“三贴近”为基准,认真反思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选择什么稿件、不选什么稿件,有效提高内容生产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做到切切实实地为读者服务。 全媒体时代,《县市特刊》在“深”“新”“真”上发力,通过挖掘当地具有勇敢、担当等特点的真实故事,向读者推出精品新闻;通过创新新闻报道模式丰富新闻报道形式,实现了传播效率的提高。 1.在“深”上做文章 《县市特刊》内容多聚焦基层,报社编辑围绕其抓典型、推广典型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认真筛选制作内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设计版面,以此来提升报道质量以及呈现效果。比如,入选“中国好人榜”的赵亚飞是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的农民,连续20多年为八路军烈士寻亲,成功为周极民烈士、严熹烈士找到家人。最初《县市特刊》编辑接触赵亚飞时,他还是一个颇为窘迫的农村小伙儿,生活要靠兄长接济,未婚妻也因为他痴迷于为烈士寻亲离开了他。在报社编委会的支持下,《县市特刊》编辑经过缜密采写,以整版篇幅推出了《我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报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赵亚飞的故事。这篇报道获得当年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一等奖,成为深度报道新闻人物的典型之作。 2.在“新”上下功夫 创新是纸媒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融媒体时代,为打造报纸全媒体传播矩阵,《县市特刊》编辑致力创新,积极发挥县级融媒体制作优势,使平面媒体作品兼顾深度、高度的同时,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调整编辑策略和内容,使其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未来,报社编辑还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可视化、互动性强的报道,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新闻内容。例如,在报道地方经济发展时,运用图表、数据等可视化手段,使抽象的经济数据变得直观易懂,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引入H5、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使新闻报道更具互动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3.在“真”上求实效 信息审查能力是报社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全媒体时代,读者对党报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日益苛刻,因此,必须严格把关通讯员的稿件。报社编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匠心编辑稿件,确保标题文字图片匹配、新闻要素齐全、时间节点准确、知识产权清晰。此外,为最大程度地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编辑还要认真遵循“三审三校”制度要求,与基层合作单位一起把关重要版面及稿件。同时,必须真实、及时地报道政务信息。比如,2024年3月6日,《县市特刊》针对两会的报道《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通过详细阐述政府工作报告,利用鲜明的数据彰显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晓现阶段生产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完成情况,确保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四)树立互联网思维,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 时代在发展,媒体传播环境在变化。报社编辑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为报社转型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具体来说,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动态关注互联网热点,紧跟媒体融合发展潮流,从多视角解读新闻事件,推出与众不同的新闻内容与传播方式,从而在读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增强读者黏性,提高报社市场竞争力。 首先,应时刻关注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和舆论趋势。互联网是信息的聚集地,各种热点、趋势和话题不断涌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报社编辑要积极主动地获取这些信息,保持与时俱进。同时,要认真分析这些热点,深入挖掘背后故事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新闻采编提供有深度、有视角的内容。比如,针对节假日掀起的“旅游热”,各地景点出现了人满为患的问题,报社编辑可结合在互联网上搜集的景区新闻及图片进行针对性报道,选择独特的视角切入,并借此将本地的旅游景点进行盘点,帮助人们进行“原地”旅游。 其次,应紧跟媒体融合的发展潮流。如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不再是割裂的,而是日益融合的整体。编辑要跳脱出固有的工作模式,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在互联网上推送新闻内容、参与社交媒体互动、开展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新闻传播范围,与广大读者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此外,不仅要积极探索新的新闻表达形式,运用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还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读者兴趣和需求,精准推送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报社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报社编辑应勇担使命、坚守求真务实行业准则、增强创新意识、树立互联网思维,力争将新兴媒体资源融入新闻采编、传播等各个环节,在内容深、新、真上下功夫,向读者推出具有传播价值、内容完善、值得探究的新闻精品。此外,为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报社编辑要聚焦基层,实现联动报道,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掌握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传播技能,实现新闻信息的多渠道传播,从而扩大报纸市场覆盖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