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薇|以史为鉴:中华文化特色下口语传播学发展模式探索以史为鉴:中华文化特色下口语传播学发展模式探索 程 薇 浙江传媒学院 摘 要:新媒体时代,建设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口语传播学科,培育全能口语传播人才,是时代发展的新命题。然而,当前的口语传播学科建设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待完善,学科体系亟待突破和创新。本文基于对口语传播学科历史发展的梳理,分析了当前口语传播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口语传播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学发展体系提供思路。 关键词:口语传播学;中华文化特色;学科建设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构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口语传播体系成为高校的新课题,这也是当前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话语权、培育现代化口语传播人才的必由之路。 然而,自“口语传播学”引入我国高校教育以来,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瓶颈,学界着重于“大众传播”研究,忽略了口语传播学科的发展。因此,设有口语传播学专业的院校应在理解和区分“播音主持艺术学”和“口语传播学”的前提下完善学科体系,推动我国口语传播学高质量发展。这是探索新时代学科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以史为鉴:国内外口语传播学科发展溯源 (一)源起于古希腊的口语传播学 要了解我国的口语传播学科发展,就要先了解口语传播的历史。口语传播学的历史积淀和学术积累相较于大众传播学更加深厚和悠久,它最早出现于古希腊的辩论活动中,在公众议程中反复被提及,与哲学、文学、政治学、逻辑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争取个人表达权,当时的社会中出现了类似于“智辩士”的职业,他们通过言语表达传播个人思想。到了20世纪初,一些文学系教师建立了“演讲教师学会”,这一组织随后扩大为“口语教师全国学会”,“口语传播学”这门新学科初具雏形。二战后,随着传播学的流行,“口语传播学”兼容了人文科学的特点,逐渐发展为独立学科。然而,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去口语化”趋势后,口语传播学会(SCA)更名为全国传播学会(NCA)[2]。许多国外高校也将口语传播系更名为传播系,但是,仍有不少院校保留了口语传播学的相关专业。 (二)我国口语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我国口语传播学的首批开荒者,台湾世新大学于1992年创设了我国首个口语传播系,第一次正式将口语传播学以学科教学的模式引入高校;2009年,厦门大学开始招收口语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并在黄星民教授的推动下于2011年成立传播学系,主要以口语传播为研究和教学方向,目标是打造有特色的传播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和暨南大学分别在2014年和2018年成立了口语传播系,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口语传播人才;华侨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成立了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为学者探索和交流口语传播学搭建了平台,提升了口语传播学的艺术魅力。至此,我国的口语传播学研究“先锋队”形成,学科进入初创阶段。 从时间维度来看,19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学理论,这一理论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新闻学的专业话语进行了补充。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学界对大众传播学“去口语化”的有意选择,最终导致了当时的口语传播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至今仍然缺少发展壮大的空间。 二、现实困境:国内口语传播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口语传播学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开始较早但成长过程曲折,学界对口语传播学不够重视,挤压了学科建构的空间。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为了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亟需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口语人才,各行各业也需要大量相关人才,出现了口语传播人才需求和口语传播教育发展之间不平衡的矛盾。分析当前我国口语传播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 (一)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够多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口语传播系主任林小榆曾表示:“国内口传发展最大的难题,我认为是学科归属问题。”[3]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受本土文化影响,以汉字和语言为基础,隶属于艺术学,而播音主持与口语传播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部分院校将口语传播专业纳入到艺术学中。但是,回顾口语传播学的历史发展,能够发现它本质上属于传播学的应用范畴,从当前的学科系谱来看,口语传播学更应与大众传播学一起组成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古希腊的“智辩士”也佐证了口语传播的目的。毫无疑问,口语传播是借助言语符号进行的社会互动,其研究应隶属于传播学科。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将口语传播学设置在播音主持专业之下,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学科归属不清的尴尬局面导致口语传播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相对单一。纵观我国高校的口语传播学课程,大多参照播音主持专业,以微观层面的普通话语言训练和正音训练为主,较少结合文化特色设置具有跨学科思维的课程,未能真正关注“大众传播”。 (二)培养计划有待完善,师资结构单一 从我国高校口语传播系的培养计划来看,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其在口语传播学教学中侧重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以培养能播报新闻、主持节目的传统媒体人才为目标,忽略了传播学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也很难在校内获得对沟通、表达和协调等能力的训练。 单一的师资结构和课程设置,模糊了口语传播学的双重属性,阻碍了口语传播人才的培养。由于各种因素限制,我国大部分院校都难以在师资力量方面真正实现“艺术”和“技术”的平衡,未在口语传播学涵盖的人际沟通、团体沟通等领域设置学生的必修科目。师资力量不足、培养计划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口语传播学科的发展。 (三)专业教材较少,资料不够全面 除了课程和师资方面的原因,口语传播学科建设和发展较为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专业教材。从高校教育来看,就算是被认为口语传播学科建设领先于多数院校的中国传媒大学,其授课教材也是未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其他院校无法借鉴其优秀的教学经验。而且,市面在售的口语传播学教科书种类单一,其内容大多是从历史角度出发厘清相关概念,重“理念”而缺“实践”,当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语传播学的教学质量。通过检索和市场调查,发现当前市面上带有“口语传播”要素的教材主要有庚钟银编撰的《口语传播范例与作品分析》,秦琍琍、李佩雯和蔡鸿滨共同编著的《口语传播》等。 此外,由于缺少统一的培养方案和专业教材,不同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谓是大相径庭,造成了口语传播学教育“外表相同、内容不同”,阻碍了学科体系构建,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对口语传播人才的需求。 (四)学术意识不强,人才脱离市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旗帜,引领着学科发展。高校的科研能力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口语传播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一直都缺少建树。缺乏科研阵地导致口语传播学科发展处于不利局面,虽然与新闻传播专业和戏剧影视专业密切相关,但两者的权威期刊中都难以发现口语传播研究的踪迹。尽管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我国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开始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优化学科布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意识不强、学术成果较少仍是我国高校口语传播学科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除了理论场域的空白,在实践方面,我国高校口语传播人才也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固化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培育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口语传播人才,“AI合成主播”等技术给口语传播行业带来了挑战[6];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细化导致各行各业对口语传播人才的需求增加,要求也相应提高,而我国高校口语传播教育局限于培养传统广播媒体人才,忽略了全方位、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与市场脱节,无法适配多元化场景,阻碍了学科发展。 三、应对措施:对口语传播学科发展的建议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电子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口语传播学发展虽面临诸多困境,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我国高校口语传播学科06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应从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把握时代机遇。 (一)增设跨学科课程,打造中国特色口语传播学科 打造中国特色口语传播学学科,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口语传播学研究多元化特征,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对口语传播学的需求,深入学科基础理论建设,探寻口语传播学的“内外”价值属性。一方面,要增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具有多维复合能力的现代化口语传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认清口语传播学课程的学术性,又要看到其艺术性,把握好双重属性。因此,不仅要加强口语传播概论、跨文化传播学、演讲学、修辞学和非语言传播学等基础课程教学,还要增设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正音训练、普通话发音等实务课程,将“学术”与“艺术”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自然科学类课程,比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概论等,打破学科“藩篱”,满足新媒体时代对口语传播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口语传播学科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跳出播音主持艺术学科,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学理论,走出更具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学发展之路。 (二)整合教学资源,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 孙中山曾说:“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教师资源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鉴于我国口语传播学科师资结构单一的现状,整合教学资源、坚持教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校要鼓励口语传播学科教师积极地走出去,多参与学术交流、出国访学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大局意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更新知识储备,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丰富教师结构,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能力;安排教师进行跨学科听课,互相学习,实现优势互补;整合教师团队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口语传播学教学资料,促进教师团队内部合作。 (三)科学开发教材,加大学术研究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口语传播学博士、世新大学学者游梓翔曾表示,仅仅从大众出版数量这项数据来看,我国读者显示出了演讲辩论的才华和口才交际的热情。但现实却是出版的口才类书籍大多“术大于学”,缺少系统化的口语传播类教材。因此,高校应积极投入研究经费,开发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教材。这样不仅能节约培养成本,还能促使口语传播学成为通识类课程,扩大学科影响力。 此外,还要加大对于口语传播学的学术研究投入,完善传播学知识图谱。口语传播对重塑传播学生态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借鉴华侨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成立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的成功经验,打造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口语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 (四)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对接市场 长久以来,口语传播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难以匹配就业市场需求。所以,高校要优化口语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口语传播学基础教育的同时,增强课程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招生时预设就业方向,入学后进行专业分流;针对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必修和辅修科目,重视“咨询服务、行政管理、宣传策划、播音主持、涉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建构,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向调整培养模式;加强培养内容和就业之间的联系,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培养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口语传播人才,实现以“人”为主体的口语传播教育。 四、结 语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学科,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口语传播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需要。因此,要在厘清学科边界的前提下为口语传播学的发展注入创新动力。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多重功能,必须主动求变、自主创新、不断发展,促进口语传播学的学术研究和课程创新,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为构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口语传播学科贡献力量,助推口语传播学在新媒体时代扩展学科边界和发展空间。 |